马太福音5:登山宝训(第1部分)

甚至非基督徒也听说过山上的讲道。 基督徒听到很多有关此事的讲道,但有些章节难以理解,因此无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约翰·斯托特这样说:
“登山宝训可能是耶稣教导中最广为人知的部分,但它也可能是最不被理解的,当然也是最少被遵循的”(登山宝训的信息,pulsmedien Worms 2010,第 11 页)。 让我们再研究登山宝训。 也许我们会找到新的宝藏,重新记住旧的。

八福

“但他[耶稣]看见群众,就上山坐下; 他的门徒就来见他。 他就张口教训他们,又讲说”(马太福音 5,1-2)。 通常情况下,人群可能跟着他。 讲道不只是给门徒的。 因此,耶稣指示门徒将他的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马太将这些教义写下来供十亿多人阅读。 他的教导适合任何愿意聆听的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第 3 节)。 “虚心”是什么意思? 自尊心低,对精神事物不感兴趣? 不必要。 许多犹太人称自己为“穷人”,因为他们经常很穷,他们依靠上帝来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所以耶稣可能指的是忠心的人。 但“虚心”意味着更多。 穷人知道他们缺乏基本必需品。 虚心的人知道他们需要上帝; 他们感到生活中缺乏。 他们不认为自己为上帝服务是在帮上帝的忙。 耶稣说天国是给像你这样的人的。 谦卑、依赖的人,被赐予天国。 他们只相信上帝的怜悯。

“哀恸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安慰”(第 4 节)。 这句话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因为“有福”这个词也可以有“幸福”的意思。 耶稣说,悲伤的人是有福的,因为至少他们知道自己的苦难不会持续太久而感到安慰。 一切都会变好。 请注意,八福不是诫命——耶稣并不是说受苦对属灵有益。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已经在受苦,耶稣说他们应该得到安慰——可能是在天国来临的时候。

“温柔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第 5 节)。 在古代社会,土地经常从温顺的人手中夺走。 但以上帝的方式,这也将得到解决。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知足”(第 6 节)。 那些渴望正义和公义(希腊语的意思是两者)的人会得到他们想要的。 那些遭受邪恶并希望事情得到改善的人将得到回报。 在这个时代,上帝的子民遭受不公; 我们渴望正义。 耶稣向我们保证,我们的希望不会落空。

“仁慈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蒙怜恤”(第 7 节)。 我们在审判日需要怜悯。 耶稣说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怜悯。 这与那些要求正义而欺骗他人的人的行为,或者那些要求怜悯而自己却无情的人的行为是相反的。 如果我们想要过上好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相应地行事。

“心地纯洁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见神”(第 9 节)。 一颗纯洁的心只有一个愿望。 那些单单寻求上帝的人一定会找到他。 我们的愿望会得到回报。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第 9 节)。 穷人不会以武力行使他们的权利。 神的儿女倚靠神。 我们应该表现出怜悯和人道,而不是愤怒和不和。 我们不能通过不公正的行为在公义的王国中和谐地生活。 既然我们渴望神国的平安,我们也应该以和平的方式对待彼此。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10节)。 行善的人有时不得不受苦,因为他们是善的。 人们喜欢利用温顺的人。 有些人甚至憎恨行善的人,因为他们的好榜样让坏人看起来更糟。 有时,正义者通过削弱赋予不正义者权力的社会习俗和规则来帮助受压迫者。 我们不希望受到迫害,但义人常常受到坏人的迫害。 耶稣说,放心吧。 坚持住天国属于那些经历过的人。

然后耶稣直接转向他的门徒,用第二人称复数的“你”这个词对他们说:“当人们辱骂你,迫害你,并用谎言说出各种坏话来攻击你时,你就有福了。 快乐开朗; 你会在天堂得到丰厚的回报。 因为他们也这样迫害在你们以先的先知”(11-12节)。

这节经文中有一个重要的段落:“为我的缘故”。 耶稣希望他的门徒不仅因为他们的良好行为而且因为他们与耶稣的联系而受到迫害。 因此,当你受到迫害时,你要开朗、高兴——至少你的行为应该足以引起注意。 你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你可以肯定你会得到回报。

有所作为

耶稣还用一些简短的隐喻短语来描述他的追随者将如何影响世界:“你们是世上的盐。 现在如果盐不再是盐,那么一盐应该用什么? 丢在外面,任人践踏,实在无益”(13 节)。

如果盐失去味道,那将是无用的,因为盐的味道赋予了它价值。 盐之所以如此好,恰恰是因为它的味道不同于其他事物。 耶稣的门徒们以同样的方式分散在世界上-但是如果他们等于世界,那就没有用了。

“你是世界之光。 座落在山上的城市是无法隐藏的。 点燃蜡烛也不是放在斗下,而是放在烛台上; 照耀全家的人”(14-15节)。 门徒不要隐藏自己——他们要显眼。 你的例子是你的信息的一部分。

“所以,你们的光要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就荣耀你们在天上的父”(16 节)。 后来耶稣批评法利赛人想因他们的行为而被人看到(山
6,1)。 善行是要被看见的,但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

更好的正义

门徒应该怎样生活? 耶稣在第21至48节中谈到了这一点。他以警告开头:如果您听到我说的话,您可能想知道我是否正在尝试解决圣经。 我不知道 我会讲经文告诉我的。 我要说的话会让您感到惊讶,但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要废除律法和先知; 我来不是要消散,乃是要成全”(第 17 节)。 很多人关注这里的律法,怀疑是不是耶稣要废掉旧约律法的问题。 这使得这些经文很难解释,因为每个人都同意,作为他使命的一部分,耶稣基督履行了一些变得多余的法律。 有人可能会争论有多少法律受到影响,但每个人都同意耶稣来至少要废除其中一些法律。
 
耶稣不是在谈论律法(复数!),而是在谈论律法(单数!)——也就是说,律法书,圣经的前五本书。 他还谈到了先知,这是圣经的另一个主要部分。 这节经文不是关于个别的法律,而是关于整个旧约的书卷。 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圣经,而是要成全。

当然,服从确实很重要,但是更多。 上帝希望他的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遵守规则。 当耶稣实现律法时,这不仅仅是服从的问题。 他完成了摩西五经所指示的一切。 他做了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无法做到的事情。

然后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律法的一字一句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就”(第 18 节)。 但是基督徒不让他们的孩子受割礼,也不建造帐幕,也不在流苏上穿蓝线。 每个人都同意我们不必遵守这些法律。 所以问题是,当耶稣说没有一条律法会被破坏时,他是什么意思? 不是这样吗,实际上这些法律已经消失了?

这里有三个基本的考虑。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法律并没有消失。 它们仍然列在《托拉》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它们。 这是正确的,但这似乎不是耶稣在这里的意思。 其次,可以说基督徒因信基督而遵守这些律法。 我们将割礼的律法记在心里(罗马书 2,29) 我们凭着信仰遵守所有的仪式法则。 这也是正确的,但它不应该完全是耶稣在这里所说的。

第三,需要注意的是 1. 在一切都完成之前,任何法律都不会过时 2. 所有人都同意,至少有一些法律不再有效。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 3. 一切都已实现。 耶稣完成了他的使命,旧约的律法不再有效。 但是,耶稣为什么要说“等到天地都废去”呢?

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强调他所说的话的确定性吗? 当只有一个相关时,他为什么两次使用“直到”这个词?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旧约中有很多律法是基督徒不需要遵守的,17-20节并没有告诉我们涉及到哪些律法。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某些法律对我们有吸引力而引用经文,那么我们就是在滥用这些经文。 他们没有告诉我们所有的法律都是永恒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

这些诫命-他们是什么?

耶稣继续说:“凡违背这些诫命中最不重要的一条,并以此教训人们的,他在天国中必被称为最小的; 惟有行而施教的,在天国里必称为大人”(19节)。 “这些”诫命是什么? 耶稣指的是摩西律法中的诫命,还是他自己不久后给出的指示? 我们必须注意一个事实,即第 19 节以“因此”一词开头(而不是 the 中的“现在”)。

第18节和第19节之间存在逻辑联系。这是否意味着法律将继续存在,应当教导这些诫命? 那将包括耶稣谈论法律。 但是,《律法》中有过时的诫命,不应再被当作律法来教导。 因此,耶稣不能说我们应该教导旧约的所有律法。 这也将与《新约》其余部分相反。

第 18 节和第 19 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很可能是不同的,并且更侧重于最后部分“直到这一切发生”。 这个推理意味着以下内容: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整个法律将一直存在,并且“因此”(因为耶稣成就了所有事情)我们要教导那些法律(我们将要阅读的耶稣的法律)而不是他批评的旧法律。 从布道和新约的上下文来看,这更有意义。 要教导的是耶稣的诫命(马太福音 7,24; 28,20). 耶稣解释了原因:“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第 20 节)。

法利赛人以严格的服从而闻名。 他们什至什锦他们的草药和香料。 但是,真正的正义是内心的事,是一个人的性格,而不是遵守某些法规。 耶稣不是说我们必须更好地遵守这些律法,而是要服从更好的律法。由于我们知道他的意思,他将在不久后生动地解释。

但是我们并不像我们应该的那样公平。 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怜悯,我们不会因为我们的公义而来到天堂,而是像耶稣在第3-10节中所解释的那样,以不同的方式来到天堂。 保罗称其为义的礼物,因信称义,当我们因信与他联合时分享的耶稣的完全义。 但是耶稣在这里没有给出所有解释。

简而言之,不要以为耶稣来废除了旧约圣经。 他来做圣经所预言的。 直到耶稣完成了他所差遣的一切之前,每条律法仍然有效。 他现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正义标准,我们赖以生存和应该教导它。

通过迈克尔·莫里森


PDF格式马太福音5:登山宝训(第1部分)